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知识 » 饮食养生 » 正文

鸡蛋保健3个功效 食用七禁忌需注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2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浏览次数:508    评论:0
导读

鸡蛋含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能预防癌症。但是,鸡蛋可不是随便就能乱吃,你还须注意7个禁忌。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下去,学会如何正确吃鸡蛋,健康养生! 一、保健功能 1、延

    鸡蛋含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延缓衰老,还能预防癌症。但是,鸡蛋可不是随便就能乱吃,你还须注意7个禁忌。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下去,学会如何正确吃鸡蛋,健康养生!

    一、保健功能

    1、延缓衰老

    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中国民间流传的许多养生药膳也都离不开鸡蛋。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含钙量会明显增加,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想补钙的人。

    2、防治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惊人效果,他们从鸡蛋、核桃、猪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给患心血管病人吃4-6汤匙。3个月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获得满意效果。

    3、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据对全世界人类癌症死亡率进行的分析,人们发现癌症的死亡率与硒的摄入量成反比。

    二、鸡蛋七个食用禁忌

    1、不能与豆浆同食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2、鸡蛋勿生吃

    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症状。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有很大一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鸡蛋,其蛋白质才会变得松软,人体胃肠道才可以消化吸收。

    3、忌用冷水浸煮熟的鸡蛋

    有些市民常将煮熟的鸡蛋浸在冷水里,利用热膨冷缩的原理,使蛋壳容易剥落,但这种做法不卫生。因为新鲜鸡蛋外表有一层保护膜,使蛋内水分不易挥发,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鸡蛋煮熟后壳上膜被破坏,蛋内气腔的一些气体逸出。此时鸡蛋置于冷水内会使气腔内温度骤降并呈负压,冷水和微生物可通过蛋壳和壳内双层膜上的气孔进入蛋内,贮藏时容易腐败变质。

    4、少吃隔夜蛋、茶叶蛋

    没有完全煮熟的鸡蛋隔夜之后其中的营养的会滋生细菌,如果吃到这样的变质鸡蛋会有害健康。

    由于蛋白质在煮的时候已被破坏,又是隔夜,所以营养价值会降低很多。同理,一煮再煮的茶叶蛋也是要注意少吃。因为茶叶中的物质和蛋白质混合会产生有害物质。

    5、请勿立即吃柿子

    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轻则会食物中毒,重则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肺结石。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

    所以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6、不要立即吃糖

    鸡蛋不可以跟味精一起煮,相信很多主妇都已经知晓。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鸡蛋不可以跟糖一起煮或者吃鸡蛋后吃糖也是不行的。

    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那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而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会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

    7、勿立即饮茶

    有些人吃完肉食、鸡蛋、海味等高蛋白质食物后,习惯于立即饮茶,以助“去味”、“消化”。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体健康。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knowledge/201403/12/423.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