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底捞最新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业门店达到130家,全球门店网络从2018年12月31日的466家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93家,其中550家位于中国内地的116个城市,43家位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及海外,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与门店激增相对应的是,海底捞的营收也呈现大幅上升趋势,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整体营收11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9.3%,海底捞认为营收增长主要是源于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开了259家门店。
此外,海底捞在二、三线城市的表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此前海底捞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策略遭遇国金证券唱空,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发布研究报告称,尽管海底捞短期门店扩张带来的增长较为确定,且其餐饮品牌影响力值得一定估值溢价,但目前股价隐含市场对公司未来三年50%-60%的净利润复合增速预期很难达到,因此下调海底捞评级从“增持”为“减持”。
但从海底捞2019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一线城市的客单价格从2018年同期的106元增至110元,而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客单价也出现了3-4元的增幅。同时在翻台率方面,一线城市保持5.1次/天不变,而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则出现增长趋势,且二线城市翻台率高于一线城市。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连锁餐企新的战略市场,针对这些城市,调整消费策略和供应链建设成为考验连锁品牌餐企的关键,而海底捞的供应链建设相对成熟,这位其下沉二、三线城市加分不少,除此之外,海底捞在管理模式上优势明显,在不同城市采取不同的管理、发展模式的经验充足,海底捞在二、三线城市仍存一定的发展空间。
除了二、三线城市发展态势向好之外,海底捞的火锅外卖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增量市场,财报显示,由于外卖订单数量的增加,海底捞的外卖业务收入从2018年上半年的1.334亿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1.879亿元,增长幅度为40.9%。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火锅外卖和零售领域是火锅餐企不断尝试开拓的增量市场,但目前火锅外卖市场尚未成熟,除去配送、人工成本,很多餐企反映火锅外卖营收利润较低,此外繁琐的外卖流程和就餐工具也影响消费体验,因此火锅外卖有待于进一步标准化和流程化,从海底捞火锅外卖的业绩来看,消费者对于火锅外卖还是有很大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