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欧盟 » 正文

探讨:我国植物药如何敲开欧盟大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02    来源:中国商品网    浏览次数:642    评论:0
导读

深入了解中药产品在欧的发展现状,将有助于我国企业明晰其在该传统市场未来发展的策略。由于欧盟各国在政策制定方面逐渐趋于统一,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将欧盟各国作为一个整体市场进行讨论。

  自2001年以来,我国中药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平稳增长,中药产品出口的国家和品种数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欧盟更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最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同时也是近十年来带给我国中药国际贸易最多危机感和压力的市场。因此,深入了解中药产品在欧的发展现状,将有助于我国企业明晰其在该传统市场未来发展的策略。由于欧盟各国在政策制定方面逐渐趋于统一,具有很多相似性,因此将欧盟各国作为一个整体市场进行讨论。

  近十年来我国中药产品对欧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产品出口额和出口量均有所提升。但是,通过分析也不难看出,以食品补充剂为代表的食品市场,仍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领域,而这一现象已是多年来的一个常态;在植物药领域,2004年开始的传统植物药注册,并未对我国中成药在欧发展产生利好,这其中既有政策问题,也有市场因素;从产品形式来看,提取物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未来仍将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欧盟的主力。

  与欧盟植物药国家相比,我国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的发展方式,存在低附加值等特点,亟需改变。而中成药等制剂产品在欧注册受阻,也使企业对欧盟市场的信心有所下降,希望地奥心血康胶囊在荷兰的成功注册,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思路和勇气,更好地挖掘欧盟这片传统市场的潜能。

  原料型产品推动中欧中药贸易

  贸易产品层级反差强烈

  欧盟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医药保健品消费市场和原料型产品需求市场。欧盟民众对健康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原料型产品的进口,其中也包括植物型原料产品。此外,欧盟各国对植物药的接受和认可程度普遍较高,传统植物药比较畅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欧洲民众开始认可我国的中医药,并使用各种中医药产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中药产品的出口。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01~2012年间,我国中药产品对欧盟进出口贸易增长稳定,进出口额已从2001年的0.95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5.5亿美元。其中,我国中药产品对欧出口额已从2001年的0.73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3.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6.5%;进口额从0.22亿美元增长到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9.8%,出口增幅与进口增幅相当。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我国对欧出口的中药产品,以植物提取物、保健品、中药材及饮片等原料型产品为主,其出口额占比均在96%以上;而中成药产品占比则相对较小,约为2.5%~4%。其中,提取物是我国对欧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别,其出口额占比一般都在65%以上,而欧盟也一直位列我国提取物产品出口市场排名的第二位,主要出口国家为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以2012年数据为例,我国中药对欧出口额最大的产品类别为提取物,出口额为2.7亿美元,占比达68.8%;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为6577.6万美元,占比16.9%,位居第二;保健品出口额为4535.6万美元,占比11.6%,位列第三;中成药出口额为1035.0万美元,占比仅为2.7%。

  与出口产品结构明显不同,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中药产品,以中成药为主,其次为提取物和保健品,这表明欧盟向我国输出的产品形式以植物药等制剂产品为主。以2012年数据为例,我国从欧盟进口的植物药等制剂产品共计7740.0万美元,占我国从欧盟进口中药总额的47.8%;保健品和提取物进口额分别为3237.6万美元(占比20.0%)和3286.7万美元(占比20.3%);中药材及饮片为1925.4万美元,占比仅为11.9%。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中成药主要来自于德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德国在植物药产业上所具有的绝对优势。

  提取物催热食品补充剂

  我国出口欧盟的中药产品,主要是作为食品/食品补充剂、植物药的原料来使用,部分中成药可以食品补充剂名义在中医诊所使用。由于我国对欧出口的中药产品以提取物为主,因此与美国市场类似,食品/食品补充剂市场仍是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

  根据《食品补充剂协调指令》(Dir2002/46/EC)规定,食品补充剂是指补充正常膳食的食品、浓缩的营养素或其它具有营养或生理效应的物质,可以是单一成分或混合物,以胶囊、片剂、丸剂和其它相似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一些液体或粉末。同时,Dir2002/46/EC指出,食品补充剂可包括由(但不限于)下述一种或几种成分组成: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纤维、各种植物及草药提取物。由上述规定不难看出,植物及其提取物可作为食品补充剂的原料来使用。但是,时至今日,欧盟仍未出台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之外的其他成分的具体规定,包括来源及限量要求。

  虽然Dir2002/46/EC对食品补充剂产品作出了统一的规定,但同时也为各成员国制定法律法规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根据欧盟相关规定,欧盟各国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将该法令进一步细化为本国的相应法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各国灵活把握。

  与美国膳食补充剂制度类似,在欧洲,食品补充剂归类于食品项下,因此,只要不含新的食品成分,产品标签以及食品营养与健康声称符合法规要求,则产品一般不需市场授权许可。在具体的管理方式上,欧盟对食品补充剂成分的管理,与普通食品的管理一致,并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将其置于欧盟整体的食品监管体系下进行综合管理。因此,我国提取物产品出口企业,应注意关注欧盟食品类法规的变化,重点需关注的法规有:通用食品法规、新食品管理法规、食品营养与健康声称法规、食品标签指令、食品卫生法规、食品和饲料中新农兽药最高残留限量、食品中特定污染物最高限量水平法规等要求。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欧盟食品补充剂法规颁布较晚,各国对于该法规的认识不一,特别是对于其他未明确监管的补充剂成分,各国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更是各不相同,许多产品也并未明确作为“食品补充剂”来看待,所以我国企业在向欧盟销售中药产品时,仍应以拟进入国家的具体法规要求作为参考依据。

  植物药市场监管趋严

  除食品补充剂市场外,我国对欧出口的中药产品,还可用于医药产品的原料,尤其是植物药产品的原料来使用。当然,其中一部分中成药也被各种中医诊所使用。

  《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2004/24/EC)为中药作为传统植物药在欧上市提供了可能,但是,尽管如此,我国企业仍面临难以提供符合传统使用的证明资料、难以达到欧盟GMP要求等困难,迄今为止仅有地奥集团的地奥心血康胶囊获得了荷兰药审局的上市许可。

  从目前形势来看,如果欧盟政策未有改观,未来英国等欧盟国家可能会出现“有医缺药”的尴尬局面。尽管目前有一些中成药仍能够进入欧盟市场,其也是以食品补充剂的名义进入,并且各国也存在监管要求不一的情况。因此,对于我国中成药企业而言,欧盟植物药法规变得愈加严格,也使产业发展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植物原料领域,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对植物药原料需求量也非常大。据统计,目前有2000多种原料植物在欧盟销售,约有1/3的原料植物和20%的提取物欧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来弥补。近年来,欧盟各国更是减少或停止种植价格低廉的作物,如月见草、罂粟、香芹和茴香等,逐步以进口产品代替。而我国拥有国际上畅销的绝大部分植物品种,并且除银杏、贯叶金丝桃等少数品种外,大多数欧盟市场上产值较大的植物药品种在当地都没有大量种植,这些无疑为我国中药材种植和提取物出口提供了大量商机。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原料型中药产品对欧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然而,我国对欧出口的中药产品,仅仅只能作为原材料使用,提取物等产品均未具备原料药资格。根据欧盟规定,在欧的原料药产品应具备原料药资格,即具备EDMF文件资质或经过COS认证。但目前为止,我国中药企业中,仍未有相关产品真正作为植物药的原料药来使用;出口欧盟的提取物等产品,多为粗提物,并不能直接用于植物药的生产;部分产品可在欧方企业进一步精制后,才可能用于植物药的生产。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提取物产品还未进入欧盟植物药的主流原料药市场,并且距离市场准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欧贸易方式有待全面升级

  虽然我国中药产品在欧实现了出口额的稳定增长,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欧盟市场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中成药,有可能因为注册问题而逐渐失去原有市场。因此,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品在欧发展,未来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为促进我国中药产品在欧顺利发展,笔者认为企业应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加快产品在欧注册工作

  对于我国的中药产品而言,无论是原药材,还是中成药,其在欧盟市场多数是不具备品牌或注册身份的。虽然目前来看,由于欧盟各国在食品补充剂领域的法规尚未完全统一,对于部分产品,难以确定其具体归类及限量等要求,因此为中药产品在欧生存留下了一丝空间。但是随着欧盟法规一体化进程的深入,这些问题终将会解决。如果像2004年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指令一样,欧盟出台新的政策法规,我国企业往往难以在短期内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结果只能是退出市场。

  因此,我国企业应深入研究欧盟的法规要求,尽早开展食品补充剂、原料药、植物药等注册工作,给予产品合法的身份,以谋求产品在欧的长远发展。

  提高认证管理水平

  产品质量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基础,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又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保证。欧盟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符合HACCP的要求,因此采购商在选择原料供应商的时候,往往也会要求供应商符合HACCP要求。此外,在某些特定领域,欧盟也会限定一些产品认证要求,如根据欧盟药品法规规定,药品需在GMP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用于制剂生产的原料药产品,则必须具备药用资质,即拥有EDMF文件或经COS认证。

  随着中药企业国际竞争意识的增强,“认证营销”已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和认可,并成为这些企业主动采取的“走出去”战略,部分国内企业已将中药材有机认证作为打破欧盟高端市场壁垒的利器。但由于受企业规模和国外政策等多因素影响,目前企业主要开展的是食品领域的认证工作。因此,为促进产品国际化发展,企业仍应积极开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如HACCP、ISO9001、ISO22000、GMP等;以及产品认证管理建设,如USP认证、COS认证、HALAL认证、KOSHER认证等。

  创新产品营销方式

  在欧盟,植物药和食品补充剂的生产均有一定的本地特色,而我国企业出口的中药产品,未必是欧盟企业所需要的品种;或者我国的一些植物资源正是欧方企业所需要的药材品种,但我国企业可能由于技术原因尚未对其进行开发,或并未意识到该需求。这些问题无疑会对我国中药产品国际化拓展增加麻烦。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中药企业应积极创新产品营销模式,可与欧盟当地的植物药生产企业或代理公司密切联系,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对拟开发品种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对于我国占优势的植物资源,可考虑合作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开发市场。

  此外,中药产品在欧销售,其产品包装及标签设计、市场开发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也可交给熟悉当地市场的开发商,这样可使市场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从而减少市场准入难度。

 
关键词: 统一,中药,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305/02/46884.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