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沈东北在一区期刊《Food Chemistry》上发表研究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10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浏览次数:469    评论:0
导读

2021年04月,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在食品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 (IF=6.306) 发表题为“Cocktail enzyme-assisted alkaline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jujube peel pigments”的研究论文。

  2021年04月,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在食品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Food Chemistry (IF=6.306) 发表题为“Cocktail enzyme-assisted alkaline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jujube peel pigments”的研究论文。硕士研究生沈东北为第一作者,吴彩娥教授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8年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枣生产国,年产量736万吨,种植面积331万公顷。枣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枣子成熟后在常温条件下保存时间不能超过10天,因此90%的枣用于加工食品,包括果盘、饮料、酸辣酱、泡菜、蛋糕和面包。由于枣在成熟以后枣皮会发生木质化过程,所以枣皮不能被人体直接降解吸收。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还会给环境带来负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枣皮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还有大量的色素。然而,传统的色素提取方法时间过长,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该团队通过响应面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配比,得到了最佳的酶配比。然后,再应用响应面对复合酶酶解条件进一步优化,得到了最佳的酶解条件。在最优的条件下,总酚提取率为9.02 ± 0.63 mg GAE / g、总黄酮提取率为11.14 ± 0.45 mg RE / g和色素颜色a* 值为8.93 ± 0.43。通过UPLC-MS/MS对枣皮色素成分进行鉴定,发现色素的主要成分为p-coumaric acid, (-)-epicatechin, quercetin-3-O-robinobioside, rutin, kaempferol 3-O-robinobioside, quercetin 3-O-α-L-arabinosyl-(1→2)-α-L-rhamnoside, quercetin 3-O-β-D-xylosyl-(1→2)-α-L-rhamnoside, quercetin。该研究不仅为工业化绿色生产枣色素提供了指导,而且还为枣皮废弃物找到了重新利用的价值。

 

  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9YFD1002300)以及苏北科技项目(XZ-SZ201929)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1.129747

 
关键词: 食品,食品安全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104/10/84424.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