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粮价暴涨 “中国诱因论”该收场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241    评论:0
导读

中新网7月15日电 美国《侨报》7月14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说,破解粮价高涨困局,发达国家理应取消农产品贸易壁垒和巨额农业补贴,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尤其是粮食期货商们,不能发世难财。面对全人类共同的危机,中国诱因论该收场了,燃眉之急是共议对策

  中新网7月15日电 美国《侨报》7月14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说,破解粮价高涨困局,发达国家理应取消农产品贸易壁垒和巨额农业补贴,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尤其是粮食期货商们,不能发“世难财”。面对全人类共同的危机,“中国诱因论”该收场了,燃眉之急是共议对策,而不是转嫁矛盾、推卸责任。

 

  文章摘录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粮价持续走高,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了市场恐慌和社会动荡。尽管刚闭幕的八国集团峰会领导人一再强调大国应该负起责任,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在这个关乎全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面前,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政要或媒体非但没有反省自身的问题,反而抛出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怪论,将原因归咎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英国首相布朗近日在一次应对粮食危机的会议上,将“中国崛起”列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

  上周在日本,出席G8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将粮价上涨归咎于发展中大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给了这些怪论有力回击。

  发展中大国的经济结构告诉世界,他们没有侵占他国饭碗。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农业仍是其主要产业。这些国家虽是粮食消费大国,同时也是粮食生产大国,一般情况下都能自给自足。不仅如此,不少国家还为世界粮食供销作出了贡献。

  相反,工业化程度极高的国家,农田都变成了工厂,他们的粮食从何而来?这些国家仗着手中有钱,可以不顾粮价的高低,向穷人要粮。到底谁更能承受得起粮价上涨呢?

  西方国家一些人最近频频拿中国说事——奶价上涨是因为中国人开始喝牛奶了;全球变暖是因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了;油价暴涨是因为中国私家车多了——殊不知,事实上中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不到发达国家的1/10;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未及世界进口总量的1/10;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欧洲的1/2,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1/4。

  不难看出,抛出这种怪论显然是在混淆视听,推卸发达国家自身的责任。这些肆意歪曲事实、无端攻击中国的声音,不会成为世界民众的共识。破解粮价高涨困局,发达国家理应取消农产品贸易壁垒和巨额农业补贴,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多帮助,尤其是粮食期货商们,不能发“世难财”。最近不断有报道说一些跨国粮食贸易公司囤积居奇,这不仅是违反国际贸易原则的行为,更是违反人道精神的行为。面对全人类共同的危机,“中国诱因论”该收场了,燃眉之急是共议对策,而不是转嫁矛盾、推卸责任。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0807/16/42798.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