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商务部智囊建议多向美国卖食品和工业原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12    来源:北京晨报    浏览次数:736    评论:0
导读

面对美国高筑贸易壁垒之举,商务部的智囊机构为中国企业开出药方.商务部研究院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刊载专家报告建议,及时调整对美国出口产品的结构,避免过多工业制品输美,转而关注食品和工业初级产品,这将有助于改善中美两国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 报告称,由于受金融


    面对美国高筑贸易壁垒之举,商务部的智囊机构为中国企业开出“药方”。商务部研究院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刊载专家报告建议,及时调整对美国出口产品的结构,避免过多工业制品输美,转而关注食品和工业初级产品,这将有助于改善中美两国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

    报告称,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美国的消费结构和进口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美国市场的调研,建立数据库,及时跟踪美国市场结构变化的趋势,加强对出口企业进行引导,使对美出口产品结构更适合美国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变化已经有迹可循。报告指出,自2005年以来,美国总体进口增长速度放缓。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今年最新发表的经济指数显示,美国初级产品进口增幅显着,在金融危机加深的2008年,占初级产品比重较大的工业原料的进口增长率大幅增加,增幅为22.18%,而食品的进口增长率在近4年中基本稳定在9%的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增长率从2007年开始明显放缓,2008年出现负增长,增长率为-0.7%,减少约6个百分点。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是最主要的商品,其进口额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报告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收入水平下降,美国消费者对消费品等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对食品等初级产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因此,我国应该及时调整对美国出口产品的结构,避免过多的工业制成品进入美国市场并造成低价和恶性竞争的现象。

    美国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额的18%。自2005年以来,我国对美出口的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出口增速在2004年达到35.12%以后,由于受到汇率变动和金融危机影响,逐步下降至2008年的8.42%,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001/12/38108.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