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日本 » 正文

日本食品企业在中国展开攻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22    来源:日经中文网    浏览次数:139    评论:0
导读

日本食品企业在中国展开攻势

  日本的大食品企业正通过加强与中国顶新国际集团的合作在中国市场展开攻势。朝日集团控股株式会社(GHD)将通过11月份成立的奶粉等合资公司进入加工食品领域,卡乐比则委托顶新拓展销路,向中小商店推销,希望把日本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技术和丸红也出资过20%的顶新营销及物流网络结合,加速开拓被认为达到40万亿日元的中国食品加工市场。

  在中国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过去一年多之后,日本企业受到的抵触也已减弱,产品销售正在逐步恢复。日本各食品企业希望通过与熟悉中国市场的的顶新集团加强合作,尽快推动此前陷入停顿的中国市场。

  朝日集团控股11月份将与康师傅的下属公司合作,分别在上海和杭州成立生产婴儿奶粉和块状点心的合资企业。资本金合计约8.5亿日元,朝日集团控股旗下的和光堂和朝日食品与保健分别出资一半以上。计划2014年起向当地的超市和连锁店提供自己品牌的产品。

  产品面向中高收入阶层,5年后加工食品的合计年销售额将提高到150亿日元。尽管朝日控股已经出资康师傅的饮料业务,但双方关系较为疏远。朝日2012财年(截至12月)在中国的营业额为110亿日元,其中啤酒占较大比重。通过合资进入加工食品领域后,中国业务将正式步入增长阶段。

  卡乐比正在中国生产销售零食点心“加卡比”。12月份将推出更廉价的商品,重量30克,比目前略少,价格为3~3.5元,降低一半左右。该公司准备希望和康师傅的方便面及红茶放在一起销售,从而将经营商店扩大到约4万3千家,可比目前增加1万家。

  卡乐比还考虑2016年前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建新工厂,到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将销售额提高到500亿日元,达到目前的50倍。

  日本Primaham与康师傅旗下投资公司等成立的年产7000吨火腿香肠的工厂也将在年内投产。估计第一年的销售额为60亿日元。

  据英国欧睿信息咨询公司预测,2013年中国加工食品(含酒类和清凉饮料)市场约40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0%。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的安全、高质量的食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但竞争也更加激烈,营业与物流的门槛很高。大和证券的首席分析师山崎德司指出:“与当地大型企业合作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通过合资的出资比例等掌握主导权,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资产,这一战略非常重要”。

  持有顶新20%股份的伊藤忠商事也支持各公司的中国业务。除卡乐比外,日本的可果美、不二制油、日本制粉等也都与顶新成立合资公司。除市场营销外,伊藤忠商事还提供财务等方面的支援,牵手各公司与顶新的合作事宜。

  顶新集团是和日本企业一起在大陆成长起来的台资食品企业。集团的核心是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顶新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康师傅33.60%的股份,而第二大股东日本三洋食品则持有33.17%的股份。在公司6名内部董事中,有3名是由三洋方面指派的。康师傅能在中国方便面市场上高居第一,三洋食品也功不可没。

  顶新原本起源于台湾中部彰化的一家小型油脂厂。第二代董事长魏应州等兄弟4人为寻求公司腾飞的机会,于1989年进入中国大陆。

  以方便面的成功为立足点,顶新逐步进入饮料和零售点心领域。通过汲取伊藤忠商事和朝日集团控股等日本企业的经验技术,不断创造出符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美国百事公司去年将中国饮料业务交给康师傅,也是因为看到该公司多次与日本企业合作均取得成功。但也正是因为与日本企业关系密切,康师傅在去年秋季反日游行时被视为“日系企业”而受到严重冲击。

  作为香港股市上的优质股,康师傅已经晋身为恒生指数成分股。目前的市值约1.4万亿日元,已经可以与伊藤忠和朝日等日本的主要合作伙伴并驾齐驱了。

  (川濑宪司 香港报道)

 
关键词: 食品,中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310/22/50538.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