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扔掉的塑料又回到胃里了?!研究显示:全球人均每周吃下5克微塑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8    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号    浏览次数:477    评论:0
导读

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这导致了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污染越发严重。近日,一批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兰开斯特海峡钻取的冰芯中就发现了微塑料,这意味着地球上最偏远的水域也已经受到了污染。

  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这导致了塑料污染,特别是微塑料污染越发严重。近日,一批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兰开斯特海峡钻取的冰芯中就发现了微塑料,这意味着地球上最偏远的水域也已经受到了污染。
 
  微塑料,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大约一个月前,一支科学研究小组搭乘破冰船,调查人为所致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科学家们在兰开斯特海峡的四处地点钻取了18根最长两米的冰芯,冰芯中肉眼可见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塑料颗粒和纤维。这是一片孤立水域,但在冰芯所封存的物质中,科学家还是发现了塑料。
 
  事实上,冰芯中的微塑料就数量和尺寸而言都异乎寻常,而且冰芯形成至少已有一年,这意味着污染物可能从更接近北极的水域漂浮到兰开斯特海峡。
 
  这样的报告越来越多,德国和瑞士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多地、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北极地区采集雪样,进行检测。他们发现,微塑料在这些地区的雪样中均大量存在。研究人员说,考虑到气象原因,欧洲地区、特别是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微塑料都来自大气循环和降雪。这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大气循环飘到很远的地方,并经由降雪抵达地表。一旦确定大气会传送大量微塑料,“自然会引出关于人类吸入多少微塑料及其影响的问题”。
 
  此前就有研究显示,微塑料污染已经侵入到人类体内,全球人均每周摄入将近5克的微塑料,这等同于一张信用卡所用的微塑料。人类摄入微塑料的最大来源是饮用水,世界范围内的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最高。报告还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塑料制品的消耗量已相当于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总和,其中三分之一的塑料最后都倾倒在自然环境中。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08/18/1494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