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共同打造韭菜产业发展高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0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62    评论:0
导读

韭菜原产中国,广泛栽植于大江南北。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蔬菜。坐落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任店镇后营村的韭菜科技园,是这个村的招商引资项目、产业扶贫基地,也是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主导的韭菜科研育种基地。这个研究所是集科研育种、繁育生产、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这里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平顶山教授工作站”所在地,双方共同开展韭菜品种研究以及全产业链科研探索、校企协同创新。

   共同打造韭菜产业发展高地

  ——河南平顶山市科技型民企牵手教授工作站助力乡村振兴

  韭菜原产中国,广泛栽植于大江南北。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具有良好保健功效的蔬菜。坐落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任店镇后营村的韭菜科技园,是这个村的招商引资项目、产业扶贫基地,也是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主导的韭菜科研育种基地。这个研究所是集科研育种、繁育生产、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这里还是“中国农业大学平顶山教授工作站”所在地,双方共同开展韭菜品种研究以及全产业链科研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立足于叶县农业产业特点和区域自然条件,依托叶县政府的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农业大学和这个民营企业加强合作,以特色种植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同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

  在韭菜科技园内,记者看见了多种形态各异的韭菜。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所长马金海介绍,这里的韭菜品种已经达到28个,形成了抗寒、不休眠、浅休眠、深休眠等系列品种,同时也对航天育种、化学诱变育种、物理诱变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科技探索提高韭菜种子的市场占有率和科技含量。

  教授工作站提升韭菜种植科技含量

  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平顶山教授工作站”在后营村的韭菜科技园建站,其实建站之前双方的合作就已开始,建站后合作效果日益显现。

  在韭菜科技园的航天育种试验区内,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平顶山教授工作站负责人王宇欣说:“希望以特色韭菜种植业为主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引领韭菜产业发展,扩大平顶山和中国农业大学在韭菜产业中的影响力。”

  双方不仅在育种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工作站还试验、示范推广韭菜田间水、肥、气、热协同调控技术,与当地政府和研究所合作筹建韭菜标准化种植基地,探究多年韭菜连续种植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与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指导韭菜合理施肥及种植技术提供数据支持,并对韭菜育种和栽培技术骨干进行专业化培训,为韭菜种植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技术服务。

  王宇欣的学生谷怡珠在这里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研究生入学之初,工作站成立才半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我本科是食品方向,在工作站主要负责研究韭菜系列产品深加工利用。一开始思路不清晰,后来在老师帮助指导下,我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她对记者说。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金友介绍,河南平顶山教授工作站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建立的第67个教授工作站,该工作站结合当地农业发展需求,为平顶山市提供了农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同时,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经验。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27个省市和自治区建立了76个教授工作站,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成果转化、人员培训、社会管理等综合服务,提升当地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地方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自2013年首次设立以来,针对国家粮食安全、生态修复、农业产业链建设、农业信息化等重大需求,探索出一种打通乡土与科研“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是该校服务区域农业发展与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特色产业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近几年来,韭菜种植产业已经发展成任店镇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当地现代农业特色品牌之一。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与叶县秋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在月庄村已经形成800亩的种植规模。不仅有益于韭菜产业的发展,也为村里的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月庄村村主任郭国义是秋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介绍,目前,合作社在村里流转的500亩土地已经全部种上韭菜,还有300亩在秋收后也将种上韭菜,“村里为此召开了3次村民代表大会,大家都很支持流转土地种韭菜。我们从去年6月开始种,村民对田间管理非常认真,就等今年的好收成了”。

  月庄村村民郭宗林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家中7.5亩土地去年全部流转给了秋丰合作社,他也成为了村里第一批流转土地种韭菜的人。他告诉记者,以前地里种玉米、小麦,一年也就卖1万多元钱,如果算上人工、种子、肥料、农药等费用,能挣5000元就不错了。现在自己不用干农活了,每年能收到土地流转费用7500元,年底还能有分红。

  46岁的村民温凤霞和郭宗林一样,也选择将自家3亩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了。从去年种上韭菜开始,她就留在地里打工,每天会有50元左右的劳务收入。以前温凤霞对韭菜种植技术并不了解,多亏了研究所技术员的指导。她相继学习了选种、育苗、移栽以及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技术,现在已成为村里韭菜种植的“主力军”。“管理过程很麻烦,因为要保证韭菜质量,让大家吃着放心,真是不容易呢!”温凤霞笑着说道。

  郭国义认为,马所长他们懂技术,跟着他们从事韭菜育种和种植商品韭菜收益一定不会差。他希望三年后村里的土地可以全部流转完,大部分都用来种植韭菜。

  循序渐进布局全产业链发展

  平顶山市规划建设1万亩的韭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实现了3000亩。马金海告诉记者,韭菜良种繁育,尤其是在一个优良品种选育之初,往往原种等繁殖材料数量偏少。而现有的有性繁殖法繁殖周期长、无性繁殖法繁殖系数低,制约新优品种的推广速度。有关试验证实,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快速繁殖是可行性选择之一。园艺所将与教授工作站继续推进韭菜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培育、新品种的选育和种质保存等工作,为平顶山地区韭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针对韭菜多年连作可能引发土壤性质恶化、病虫害、过量施肥引起重金属富集等问题,教授工作站将依托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王宇欣及主要成员王平智、刘志丹、邓健等人将首先从当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韭菜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基础入手,下一步再利用校内资源,把蔬菜栽培、农产品加工、农业节水、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引进平顶山,为韭菜种植提供科学合理指导,服务于平顶山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韭菜的农药残留问题是消费者特别关注的问题。目前,研究所培育出了一些抗病的品种,同时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日后,还将继续减少农药使用量,把沼液、沼渣作为韭菜生产的第一肥源,严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工作站也开展了韭菜秸秆堆肥化利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志丹介绍:“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不仅可以缓解韭菜秸秆随意丢弃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措施。”马金海说:“将来,还要安装监控系统,确保每一粒种子、每一棵韭菜的安全健康,让大家放心去吃。”

  2019年春节前,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的韭菜挂面上市了。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师王平智说:“这只是通过推进深加工提升韭菜价值的一个开始,我们正在共同合作研发韭菜酱、韭菜精油、韭菜酒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从韭菜繁殖育种到韭菜地土壤性质及微生物结构变化研究再到韭菜系列产品深加工利用,一系列工作的推进为工作站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期要与专业合作社密切协作,加强人员技术培训,以点带面。先从统一供种、施肥、施药,统一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同时跟进病虫害防治及相关农技配套服务。我相信在中国农大和县政府的帮助下,韭菜产业一定能够越做越大,带动更多农民持续增收。”马金海表示。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10/08/1467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