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粉垄技术让甘蔗增产近六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1-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427    评论:0
导读

近日,广西科技厅科技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粉垄研究团队在广西隆安县那桐镇实施的“粉垄雨养甘蔗栽培示范及增产提质生态机理研究”项目进行田间测定。结果显示:核心示范区粉垄种植甘蔗200亩,亩产10.76吨,比对照增产4.13吨,增幅62.39%;大面积粉垄种植甘蔗1450亩,亩产5.05吨,比对照增产1.85吨,增幅达57.81%。

  本报讯 近日,广西科技厅科技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粉垄研究团队在广西隆安县那桐镇实施的“粉垄雨养甘蔗栽培示范及增产提质生态机理研究”项目进行田间测定。结果显示:核心示范区粉垄种植甘蔗200亩,亩产10.76吨,比对照增产4.13吨,增幅62.39%;大面积粉垄种植甘蔗1450亩,亩产5.05吨,比对照增产1.85吨,增幅达57.81%。

  韦本辉团队对粉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有10年,在26个省份对40种作物进行应用,粉垄稻田30厘米左右、比传统耕作增厚1倍左右,旱地40厘米左右、比传统耕作增厚1倍以上,重度盐碱地40~50厘米,均取得增产10%~50%的效果。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团队对粉垄进行科学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粉垄定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亚洲农业研究》上。

  韦本辉介绍,粉垄是一种回归自然、良性活化利用自然资源及遏制土壤生产力退化的技术,其最大的科学发现与创造在于“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全层耕”“底层耕”(遁耕),可应用于改造利用盐碱地、退化草原和荒漠化土地生态重建等,可由现行土地资源的单一“耕地农业”向“耕地+盐碱地+退化草”等大格局农业转变。

  韦本辉计算,如果将中国0.67亿公顷耕地从现耕层平均16.5厘米加深到36.5厘米,0.13亿公顷盐碱地加深至40厘米,0.67亿公顷草原粉垄底耕深35厘米,可总共活化土壤6000多亿立方米,比现行农耕方式增加4000多亿立方米。耕地粉垄0.67亿公顷,每年可增产粮食等农产品1000亿~1500亿千克;盐碱地粉垄0.13亿公顷,每年可增产粮食600亿千克;草原粉垄0.67亿公顷,每年可增产大量的优质肉、奶产品。这些新增的粮食和其它农产品有望养活人口3亿~4亿。

  “更可喜的是,这1.47亿公顷土地资源通过粉垄,陆地每年可增贮水资源约880亿立方米,对减少旱、涝灾害,促进全国工业、城镇化和生态改善,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韦本辉说。
 
关键词: 甘蔗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1/02/6373.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