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生产“伊力特”“海之蓝”假酒,2人获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5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浏览次数:158    评论:0
导读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昌吉中院)就徐某、裴某假冒注册商标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徐某、裴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7万元;判处裴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没收作案工具面包车、灌装机,以及假冒“绵竹大曲”“尖庄”“伊力大老窖”“伊力小老窖”“伊力特曲”“海之蓝”等假酒244箱,伊力酒和海之蓝包装盒800个、纸箱20个、酒瓶盖1万个、空酒瓶3000个。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昌吉中院)就徐某、裴某假冒注册商标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徐某、裴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7万元;判处裴某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7万元;没收作案工具面包车、灌装机,以及假冒“绵竹大曲”“尖庄”“伊力大老窖”“伊力小老窖”“伊力特曲”“海之蓝”等假酒244箱,伊力酒和海之蓝包装盒800个、纸箱20个、酒瓶盖1万个、空酒瓶3000个。

  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被告人徐某伙同裴某非法生产新疆伊力特实业公司的“伊力特”系列和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海之蓝”等7种假酒。2019年6月19日,昌吉市公安局民警在生产窝点现场查获上述7种白酒216件及大量用于制作假酒的桶装散酒、包装盒、空酒瓶、酒盖、灌装机等材料。经鉴定,扣押的成品白酒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总价值10万余元。案发后,徐某、裴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根据上述事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法院认定徐某、裴某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鉴于二人均具有坦白情节,可从轻处罚,遂判决徐某、裴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2人有期徒刑1年10个月,并分别处罚金10万元;并依法没收作案工具面包车1辆、灌装机1台、“绵竹大曲”10箱、“尖庄”18箱及“伊力大老窖”37箱、“伊力小老窖”112箱、“伊力柔雅”16箱、“伊力领航者”5箱、“伊力特曲”28箱、“伊力老朋友”10箱、“海之蓝”8箱等。

  一审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徐某、裴某均不服,并分别提起上诉。徐某上诉称,其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原判未采纳公诉机关量刑建议,亦未说明未采纳的理由;原判量刑过重,故请求法院依法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其辩护人持相同意见。裴某上诉称,其自愿认罪认罚,但身患重病,不适合羁押,请求法院对其改判适用缓刑。其辩护人除上述意见外,还认为裴某具有坦白情节、犯罪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系初犯、偶犯,请求法院对裴某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昌吉中院综合考虑二审期间徐某、裴某积极缴纳罚金,有悔罪表现,以及案件的相关事实之后,决定对徐某、裴某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5/15/64840.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