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网页宣传和实物不符 鲜美牛肚严重“缩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12    来源:每日新报    浏览次数:544    评论:0
导读

图片上看似鲜美丰硕的毛肚,送到家却严重“缩水”,这是日前市民网购时遇到的尴尬事。那么,这种“海底捞”牛肚究竟有多大水分呢?记者展开了多方调查。

res01_attpic_brief
res04_attpic_brief
  图片上看似鲜美丰硕的毛肚,送到家却严重“缩水”,这是日前市民网购时遇到的尴尬事。那么,这种“海底捞”牛肚究竟有多大水分呢?记者展开了多方调查。
 
  读者投诉

  看上去很美拿到手缩水
 
  “当初之所以选择‘海底捞’,就是觉得这是个值得信赖的大品牌,可产品到了,却让我太失望了。”平时就喜欢自己做饭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上周他想给家人做个水爆肚,就从京东超市搜索毛肚。在众多搜索结果中,他最终选择了“海底捞”的产品。他说,当时他打开页面后看到,单价50.9元的“海底捞”千层毛肚为225克。其实,王先生当时就觉得东西有点儿贵,这样下来,1斤毛肚的价格已超百元。可王先生看着商品图片展示的东西觉得不错,加之又是大牌子“海底捞”的,有保证,贵就贵点吧。他就直接买了两盒。他想两盒有450克了,总该够做一道菜了。
 
  但令王先生万万没想到的是,送到自己家的两盒“海底捞”千层毛肚化冻打开后,包装里都有大量的水。图片上明明都是毛肚,可买到手怎么就变成一半毛肚一半水了呢?王先生再次打开该产品销售页面仔细观察发现,包装上虽然标注“净含量225克”,但同时也标注有“解冻后固形物含量大于53%”两行字样。随后,王先生打开手机购买链接发现,在购买页面上根本没有该产品固形物多少的提示。产品上原先印刷有该字样的地方,都被商家设计的图片遮挡了起来。让王先生气愤的是,如果是这样的销售方式,那么到了消费者手中的毛肚,每斤的价格已经将近200元,远远高于市场平均价,自己根本不会购买。
 
  记者调查

  毛肚底部明显一层冰坨
 
  按照王先生提供的商品图片以及购买截图,记者在京东超市自营内搜索到了“海底捞”捞派千层毛肚,在购买页面上大字写着“海底捞捞派千层毛肚225克 火锅丸料海底捞门店同款火锅食材麻辣烫关东煮毛血旺必备”。随后,记者点击页面下方的“加入购物车”,页面随即显示“加入购物车成功”,记者再次按照弹出的页面点击了“去购物车结算”完成购买。
 
  次日,记者收到了由京东物流完成配送的两盒“海底捞”捞派千层毛肚。收到货时,两盒千层毛肚被放在配有冷冻冰袋的保温箱内。
 
  记者打开保温箱看到从京东上买到的“海底捞”捞派千层毛肚用塑料盒覆膜包装,包装上“海底捞”“捞派”“千层毛肚”等字样很明显,与购买页面上图片展示的一样。不同的是,商品包装右侧底部“净含量225克”和“解冻后固形物含量大于53%”的字样,在购买网页的展示图片上却无处可寻。翻转包装盒,底部粘贴着一张印有配料等文字的产品介绍,在配料一栏中写着“牛肚、水、碳酸氢钠、碳酸钠、复配水分保持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食品用香精、花椒”。
 
  随后记者在解冻前打开了一盒“海底捞”千层毛肚,已经冻成一块的千层毛肚底部能够明显看到一层冰,拿起这块混杂着千层毛肚和水冻成的冰坨,记者试着用手扣掉了千层毛肚冰坨边缘的冰。
 
  记者将另外一盒没有打开包装的千层毛肚直接放置在常温环境中解冻。大约1小时后,记者用小刀沿包装盒边缘轻轻划开塑料膜,可以看到盒底厚厚的一层水,毛肚浸泡在其中。记者将包装盒内的水倒在一个大碗中,又用一个有刻度的奶瓶测量发现,毛肚包装中的水超过100毫升。
 
  专家说法

  故意隐瞒信息涉嫌欺诈
 
  那么,像“海底捞”在京东超市这样的销售是不是合适呢?记者首先采访了国家加工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原主任吕瑞春。吕主任介绍说,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明确规定,像这种固态和液态混合包装的产品,必须要标明固形物的含量。由此可以看出,固形物的多少是一个重要信息,是必须要标注的。从记者提供的该产品照片来看,其产品外包装上明确进行了标注,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至于其在网页上的广告是否违规,则需要由市场监管部门来认定了。
 
  “既然该信息如此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是否会购买,就应当让消费者看到,否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介绍说。既然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中,对于这一类产品固形物含量标注做出了明确规定,那么,生产厂家除了在产品包装上严格按照标准标注,在网络平台销售页面上也应该标注清楚。与传统的面对面销售不同,消费者无法通过对产品的直接观察来判断产品的真实情况,只能依靠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如果网络平台不仅未将产品的重要信息公布,而且还使用其他图片,通过拼图方式,故意遮挡住重要信息,显然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损害。如果商家故意进行信息遮挡,就是为了隐瞒真实信息,最终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选择,还涉嫌对消费者进行欺诈。
 
  带着王先生的疑问和记者调查的结果,本周三下午,记者拨通了该产品背面标注的“海底捞”客服电话。接听电话的是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记者说明身份,并将读者反映的问题向该客服进行了详细说明。随后,女客服人员表示,已将记者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将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核实,请记者等待回复。截至发稿时,本报未接到“海底捞”有关此事的任何回复。
 
关键词: 海底捞,调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6/12/6703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