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政策密集出台推动建设提速 我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2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微信号    浏览次数:635    评论:0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食品冷链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的期待越来越高。日前,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主办的2021(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大会暨2021(首届)中国儿童食育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各省市正在着手加快建设进口冷链追溯平台,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食品冷链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可追溯性的期待越来越高。日前,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主办的2021(第七届)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大会暨2021(首届)中国儿童食育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各省市正在着手加快建设进口冷链追溯平台,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政策驱动追溯体系发展迅速

 

  “我国食品追溯体系发展迅速,在酒、婴幼儿配方奶粉、休闲食品、食盐等领域正在以不同的形式被广泛应用。”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表示,目前,国家、各地政府以及企业正在建立并不断完善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加速行业质量安全发展,不仅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也推动了我国食品追溯体系迅速发展。

 

  可追溯食品,即对食品的原料采购、存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个维度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综合评定体现,也因此成为食品冷链中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

 

  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为了防范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携带新冠病毒致使接触者感染,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和完善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组成的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以畜禽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实现重点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化追溯。

 

  “去年,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30余项政策通知,要求、引导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何继红表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省市着手加快建设进口冷链追溯平台。

 

  去年11月1日,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启用,拉开各省市进口冷链追溯平台上线的序幕,督促引导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追溯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追溯管理,实现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来源可追、去向可查”。“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建立冷链食品追溯平台。”何继红说。

 

  “提升食品产业链与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与自主可控能力已经成为食品产业竞争力重要标志。”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丁俊发在会上指出,随着经济水平提升、消费者诉求变化,我国食品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党中央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使食品经济性与安全性充分结合。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品质提升和服务优化同等重要、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增强企业自身韧性和弹性成为行业共振主旋律。“食品行业要在资本支持下,加快重组步伐,形成十几个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强化中国食品话语权,建设食品企业弹性供应链,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打好绿色、健康、安全三张牌,在夯实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上狠下功夫,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双轮驱动。打通食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施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丁俊发强调。

 

  “一物一码”助企业解决诸多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很多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建设。而未来几年,追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和普及,“食品追溯将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第三方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国利认为。

 

  据了解,为了更进一步地引导食品行业借助追溯体系的转型升级,中国食品流通协会开展了可追溯食品、追溯餐厅等追溯评定项目。评定中发现,实现追溯的餐厅已经被各地的团餐采纳定为重要的招标项,同时其管理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据介绍,海普智联酒业通过采用智慧五莲系统解决方案,即通过e营销触网、供应物联等实现了高效采集溯源。大爱农牧畜牧肉的食品溯源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养殖、屠宰加工、包装、物流、市场等的追溯。

 

  “数字化转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条必经之路。” 王国利认为,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提升了市场份额以及精细化管理能力,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服务。

 

  “一家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企业,其盈利能力可以提升26%,估值可以提高12%,收入资产比可以提高9%。”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喆介绍说,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很多方案可以选择,但效果略有差别。

 

  王喆认为,可追溯是对食品的加工原料多个维度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化的锁定,基于一物一码全球追溯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在很多企业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可以作为生产资料使用,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一物一码可以实时准确地采集到产品全生命环节中各个环节的产品业务数据,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的问题。

 

  如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快消行业中经销商串货一直是个顽疾,通过一物一码可以对串货行为实现精准打击一体化,更好地维持企业的市场秩序。据王喆介绍,伊利乳业在2009年开始上线一物一码系统,从金典高端产品两条生产线,到现在涵盖了5大事业部、33家工厂、近500条产线的规模,搭建了基于一物一码的全生命平台,帮助其每年查处的经销商串货行为数以百计,罚款可以达到4—5千万元,“确实为伊利乳业减少了很大损失。”

 

  事实上,可追溯系统在各个环节都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价值。如雪花啤酒,从最开始辽宁一个大区,到现在涵盖6个大区,搭建了一套基于一物一码全程溯源的平台,从包材厂、生产厂、流通渠道、终端门店到消费者,形成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目前,通过可追溯平台,其一个大区每年的营销费用就可以节省2—3亿元。

 

  提升发展空间 打造5.0体系

 

  而消费者更是期待产品的可追溯性。因为有了可追溯体系做背书,产品的安全性就有了保证,而这也是可追溯最基本的功能。根据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的调查,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可追溯”对食品安全和品质升级非常有帮助,同等情况下更多人会优先选择有可追溯标识的食品。

 

  但是从追溯体系的表现来看,情况并不客观。“现实的差距很大。”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高海伟指出,很多食品企业花很大的代价做追溯,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内部管理效益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在消费体系传递信任的作用。

 

  “从2008年食品追溯体系走进奥运会,到逐步进入普通的消费市场,企业对于追溯体系不应局限于技术的使用,还要提高管理效率,支撑和保障产品信息的高准确性。”高海伟认为,食品追溯生态体系的构建问题、食品追溯企业体量小等,导致食品企业在这方面的动力显然不足。

 

  对此,王国利提出,未来应该打造5.0追溯体系,实现全追溯,构建从生物学数据的追溯、安全追溯、品质追溯再到营养大健康消费的追溯。最终实现不仅知道食品是安全的,还要知道如何吃更有营养。“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跟上国家引领的步伐,让安全的品牌企业越来越多,实现追溯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107/22/89583.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