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展会资讯 » 正文

定了!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3日开幕,今年河南主会场设在洛阳孟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9    来源:大河客户端    浏览次数:768    评论:0
导读

传承农耕文明,共庆五谷丰登。希望的田野上,河南在奔跑。9月1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将于9月23日启幕,至10月7日。主会场设在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古民居。活动总体安排为“1+4+N”,即1个主会场活动,4个分会场活动,N个系列活动。综合考虑全省地域、民俗、农事特点等因素,分会场拟设在商丘市夏邑县、漯河市临颍县、三门峡市卢氏县和濮阳市华龙区。

   传承农耕文明,共庆五谷丰登。希望的田野上,河南在奔跑。9月1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将于9月23日启幕,至10月7日。主会场设在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古民居。活动总体安排为“1+4+N”,即1个主会场活动,4个分会场活动,N个系列活动。综合考虑全省地域、民俗、农事特点等因素,分会场拟设在商丘市夏邑县、漯河市临颍县、三门峡市卢氏县和濮阳市华龙区。
QQ图片20190919092058
 
  【揭秘】

  主会场为何在孟津古民居?
 
  “主会场活动是在原有传统活动的基础上拓展项目,丰富内容,并为卫坡村古民居这一“中国传统村落”和“中国美丽乡村”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培育打造一个长远发展的重要平台。”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报记者。
 
  该负责人透露,主会场设在洛阳市孟津县出于多重因素。一是洛阳市2017年先于全省举办了“河洛农产品丰收节”,2018年又成功举办了首届洛阳“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今年的主会场活动举办积累了经验。
 
  二是孟津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先后有6个朝代建都明孟津,跨越历史16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并形成了当下以平乐牡丹画、朝阳唐三彩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
QQ图片20190919092105
 
  三是卫坡村古民居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村内古民居是目前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2007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文化部、财政部、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14年又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
 
  四是卫坡村是宋朝宰相魏仁溥的花园,其在此培育了“魏紫”牡丹,成为牡丹四大名品之一,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魏紫牡丹有着极高的观赏培育价值,对于扩大洛阳牡丹的影响力,推动牡丹成为“中国国花”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是卫坡村古民居景区内现有的特色小院及廊道,特别适合安排优质农产品展,景区内拥有百余家小吃,孟津县境内的三条休闲游精品线路等,为丰收节的承办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便利。
 
  【精彩看点一】

  五大展区亮出河南乡村振兴新成果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省农业农村厅与洛阳市共同制定了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活动方案,其主题是“中原粮仓展新颜,礼赞华诞贺丰收”,活动具体时间为2019年9月23日至10月7日,地点在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古民居。
 
  活动现场设置了五大展区。一是河洛农机展。由中国一拖及孟津拖拉机企业组织一次首届河洛农机展。二是河南乡村市集。举办名优特新农产品展,邀请一批农村“第一书记”现场代言推介品牌农产品,组织洛阳市1市8县6区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家小院”。三是洛阳农业龙头企业展。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四是“农村工匠”艺术展。展示特色文化及非遗产品。五是孟津乡村振兴成果展。展示孟津乡村产业发展、返乡创业杰出人物、乡风文明建设、党建工作等成果,打造乡村振兴的孟津样板。
 
  【精彩看点二】

  “中国碗”亮相,新型职业农民赛艺

  活动现场开展四大主题活动。
 
  一是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省主会场开幕式暨揭幕仪式,为丰收雕塑“中国碗”揭幕。雕塑整体造型为上、中、下三部分,上为圆形的大碗,下为方形底座,中间一双托举的大手,寓意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二是举办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大赛并为获奖者颁奖。
 
  三是丰收舞台。包括享丰收农民联欢、话丰收脱贫夜话、庆丰收乡村大戏台等,特邀知名戏曲家走进卫坡村古民居,上演一场“丰收大戏”。
 
  四是特色文化旅游。包括农民画牡丹长卷、“津津有味”主题丰收宴、河洛萌娃果蔬时装秀、“最美村姑”巡游活动等。
 
 
 
关键词: 河南,中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09/19/999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