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洪灾后畜禽养殖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21    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743    评论:0
导读

近期江西省连降暴雨,受强降雨及长江中游来水共同影响,部分地区汛情严峻,有的畜禽养殖场道路毁坏、场地积水,甚至栏舍浸没或损毁,畜禽死亡,给当地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此时正值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造成畜禽机体抵抗力下降,且非常适宜各类微生物和媒介昆虫的繁衍孳生,极易诱发多种疾病。为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现提出洪灾后畜禽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措施。

  近期江西省连降暴雨,受强降雨及长江中游来水共同影响,部分地区汛情严峻,有的畜禽养殖场道路毁坏、场地积水,甚至栏舍浸没或损毁,畜禽死亡,给当地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此时正值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条件造成畜禽机体抵抗力下降,且非常适宜各类微生物和媒介昆虫的繁衍孳生,极易诱发多种疾病。为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现提出洪灾后畜禽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措施。

  一、积极落实防洪措施

  当前我省正进入防汛抗洪关键时期,防汛一级响应尚未解除,不确定因素增多,洪涝灾害风险仍在。要密切关注汛期气象变化,加强重大天气变化的预判,充分利用近期晴好天气,定期对场内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许多畜禽养殖场依山而建,或是建在比较低洼的田间,要防范山体滑坡和雨水倒灌。尽快疏通养殖场的排水通道,排除畜禽栏舍内外的积水,以减少蚊蝇滋生。对低洼处的生产设备、劳动工具等尽可能转移到地势较高处。根据天气预报资料,做好应急预案,贮备一定量的饲草饲料、药品及防洪设备等物质,必要时提前将畜禽转移至安全处饲养。

  二、及时修复建设畜禽养殖设施

  要及时修复、加固破损的畜舍,防止屋面漏雨或墙体受雨水长时间浸泡发生的坍塌。如重新建场,畜禽圈舍应建在远离村庄、交通方便、地势高燥和没有污染物污染的地方,圈舍四周应挖排水沟,以减少洪涝灾害时对畜禽生产的危害。为避免触电等灾害事故,水灾后要及时关闭电源,迅速组织人员对畜禽栏舍、围墙、粪污处理场及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对已损坏的水管电线等设施设备及时维修加固与更新,做到不漏电、不漏雨,不积水。对粪污处理场要采取防溢流措施,防止粪便污水随雨水直接流进江河。

  三、做好畜舍及环境的清理消毒

  及时清除畜禽圈舍及周边溺死的动物尸体、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污泥、粪尿及杂物等。对过水地带畜禽生产场所及周边环境、生产工具进行全面彻底冲洗,冲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要定期开展杀蚊灭蝇及灭鼠工作,以减少通过蚊虫、老鼠等传播疫病的机会。对于死亡畜禽的尸体要及时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清扫后的粪便及污物、杂物等要进行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进行消毒处理。清理消毒后的栏舍要加强通风换气,待舍内干燥后,方可转入畜禽。

  四、调整畜禽存栏结构

  对体弱、伤残、病情较重的受淹畜禽要及时淘汰,降低饲养成本。要根据畜禽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适时出栏或转栏,减少单位面积舍内畜禽饲养数量,适当降低饲养密度,避免畜禽因个体产热上升而提高舍内温度,造成热应激。适时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调入畜禽,做好灾后畜禽补栏补养工作。鼓励转变生产方式,按标准化的要求,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五、确保畜禽饲料的安全

  加强对灾后饲料的管理,防止霉变饲料对畜禽造成危害。将饲料保存在空气流通、清洁干燥的地方,抑制霉菌生长。因洪涝而造成的霉变饲料不能饲喂畜禽。对采取湿料或液态饲料饲喂的畜禽,由于湿料或液态料极易腐败变质,应保持料槽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剩余饲料,保证日粮的新鲜。

  六、加强畜禽饲养管理

  经历了洪灾恶劣环境的畜禽,体质下降。在灾后高温高湿的饲养条件下,容易感染发病。因此,务必要加强畜禽舍的通风换气和防暑降温,全封闭的栏舍要充分利用冷风机、抽风机和湿帘等机械设备,降低舍内温度,开放式或半开放式栏舍可在屋顶或舍内安装喷淋、喷雾设施,充分利用当地深井水降低舍温,给畜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注意畜食饮水安全,凡被洪水污染的水井不可直接作为畜禽的饮用水,可采取抽空排尽的办法,让其重新渗入干净的井水,再经漂白粉消毒后,方可作为畜禽的饮用水。对于牛羊等放牧畜禽,要求放牧前要让其充分饮水,以防放牧时饮用被污染水导致生病,注意不要在被洪水淹没的草地上放牧。要饲喂适口好、易消化的饲料,适当提高饲粮中的能量浓度,可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小苏打、氯化钾、维生素C和益生菌等。增加饲喂次数,上午饲喂时间可提前2小时喂料,晚上也应适当推迟饲喂时间,高温时段尽量少喂或不喂。要加强畜禽监测与巡视,仔细观察畜禽活动、粪便等状况,如有异常应尽快治疗。

  七、加强主要疫病综合防控

  高温季节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副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禽出败等疫病的高发期,应密切监测并预防此类疫病的发生,同时做好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防控,切实按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种,对超过免疫保护期或未进行免疫的,及时补免。但应注意选择清晨和天气相对凉爽的时间进行免疫,减少免疫应激。同时,高温高湿的环境也是各类寄生虫病多发时期,要加强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的监测与防治,特别要加强放牧牛羊体外寄生虫的防治,根据寄生虫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效广谱驱虫药物科学驱虫。

  八、完善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措施

  养殖场应主动开展非洲猪瘟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疫情风险并及时处置,有效防止疫情扩散。严禁发病猪和感染猪进入运输、销售、屠宰环节,切实阻断非洲猪瘟传播。做好引种检测,切断非洲猪瘟经引种造成的传播。强化养殖场人员、运输车辆、物资、饲料等各个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要做好生猪养殖环境的监测与消毒工作,雨后及时对猪场周边环境和道路进行消毒,对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进行酸化和消毒处理,及时做好灭鼠、蚊、蝇和防鸟等工作,以消除环境与水源污染的影响。严格分区布局和物理隔离管理,完善全覆盖非洲猪瘟采样检测、分区分级管理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形成“一场一策”的有效防控格局。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7/21/6974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