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小麦宽幅晚播增密-玉米扩行缩株粒收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56    评论:0
导读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早把节气、谚语和农事结晶成了农耕文化和文明,并用最简单的句子传承下来。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不断加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由230ppm突破到415ppm,全球变暖对黄淮海东部粮食生产系统影响日益显著。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最当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早把节气、谚语和农事结晶成了农耕文化和文明,并用最简单的句子传承下来。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不断加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由230ppm突破到415ppm,全球变暖对黄淮海东部粮食生产系统影响日益显著。

  黄淮海东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该区域农耕期内≥0℃和≥10℃积温的倾向率分别为46.3和23.1℃。d.(10a)-1,上升趋势明显。玉米收获早,籽粒水分高、充实度差,产量潜力远未发挥;小麦播种早,冬前多生2-3片叶,多增1-2个分蘖,易造成冬春季冻害,大量分蘖受冻死亡,造成养分丧失;中期群体郁蔽,叶片早衰不利灌浆;后期茎秆细弱易倒伏,导致15-30%的产量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光温水肥资源优化配置均衡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项目课题中,李勇教授团队在鲁西南区域推广了“小麦宽幅晚播增密-玉米扩行缩株粒收”模式。小麦晚播给玉米季留出充分生育期,增产35-40kg/亩、含水率22.8%,可实现粒收;小麦晚播增密镇压,实现了冬前壮苗、返青旺苗和足群体、壮个体的效果;周年N肥利用效率提升12%,产量增加6%,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15%,节本增效100元/亩。该技术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河庄村同一地块创出小麦亩产801.9和806.3公斤、玉米721.73和758.77公斤周年高产纪录,实现了该区域小麦-玉米周年全程机械化粒收,社会效益显著。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9/18/73527.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