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国硒中心博士生饶申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6    来源: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浏览次数:553    评论:0
导读

2020年10月22日,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博士研究生饶申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Transcriptome, proteome, and metabolome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olerance to selenate toxicity inCardamine violifolia”的研究论文。

  2020年10月22日,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以下简称国硒中心)博士研究生饶申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Transcriptome, proteome, and metabolome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olerance to selenate toxicity inCardamine violifolia”(http://doi-org-s.vpn.whpu.edu.cn/10.1016/j.jhazmat.2020.124283)的研究论文。饶申博士、于添博士和丛欣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国硒中心主任程水源教授和国硒中心分方向负责人、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院长许锋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是中科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顶级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9.038。
 
  该论文介绍了恩施碎米荠(Cardamineviolifolia)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硒超积累植物,具有极强的硒积累和耐受能力,但是其聚硒和耐硒机制还不清楚。该论文利用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全面分析了我国特有植物恩施碎米荠对硒酸盐毒性耐受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并对恩施碎米荠对硒的吸收、转运、解毒和耐受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为进一步解析恩施碎米荠的聚硒和耐硒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悉,以饶申为第一作者,许锋教授为通讯作者的另一篇恩施碎米荠硒代谢机制研究论文“Integration analysis of PacBio SMRT- and Illumina RNA-seq reveals candidate genes and pathway involved in selenium metabolism in hyperaccumulatorCardamine violifolia”(DOI:http://doi-org-s.vpn.whpu.edu.cn/10.1186/s12870-020-02694-9)已经被国际植物学知名期刊《BMC PlantBiology》(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3.5)接受,也将于近日发表。这两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国硒中心在解析恩施碎米荠聚硒和耐硒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该研究得到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恩施州科技项目以及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资助。
  图1论文网页截图
  图2恩施碎米荠耐硒机制模型
  图3恩施碎米荠的硒代谢路径图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10/26/75567.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