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解读早稻生产情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9    来源:国家统计局    浏览次数:306    评论:0
导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546亿斤),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20.6亿斤),增长3.9%,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今年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增加,全国早稻实现增产。

  2020年我国早稻产量2729万吨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解读早稻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546亿斤),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20.6亿斤),增长3.9%,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今年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增加,全国早稻实现增产。
 
  一、早稻播种面积大幅增加
 
  2020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千公顷(7126万亩),比上年增加300.7千公顷(451.1万亩),增长6.8%。分地区看,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有7个播种面积增加。其中,湖南、江西增加最多,分别增加131.1千公顷(196.7万亩)和121.7千公顷(182.5万亩),增长12.0%和11.1%;其次为广西、广东,分别增加37.3千公顷(55.9万亩)和34.5千公顷(51.7万亩),增长4.9%和4.1%。
 
  早稻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多措并举助力早稻生产,激发了农户种植积极性。早稻主产区各级政府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全力落实各项支农惠农、种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强组织农资调运,逐户引导抛荒地复耕,大力推广机耕、机插、无人机直播等技术,积极鼓励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统防统治,全面推进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有效激发了农户种粮积极性。二是春播气象条件对生产总体有利,促进早稻前期顺利播种。在早稻播种育秧、移栽返青等前期生产中,江南、华南大部地区光温水条件总体适宜,没有出现明显连续的低温天气。虽然3月底、4月初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部分地区出现过“倒春寒”,但因持续时间较短,影响有限。
 
  二、早稻单产有所下降
 
  2020年全国早稻单产5745.0公斤/公顷(383.0公斤/亩),比上年减少157.3公斤/公顷(10.5公斤/亩),下降2.7%。分地区看,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单产减少较多,分别减少781.6公斤/公顷(52.1公斤/亩)、402.6公斤/公顷(26.8公斤/亩)、332.5公斤/公顷(22.2公斤/亩)和178.7公斤/公顷(11.9公斤/亩)。
 
  单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早稻生长后期南方洪涝灾害严重。早稻生长前期,主产区多地水热搭配适宜,分蘖拔节和孕穗抽穗均好于上年同期。但在即将收割“开镰”之际,南方出现连续暴雨及特大暴雨,多地降雨量超历史极值。低温寡照、暴雨冲刷和洪水淹涝导致早稻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和灌浆不足,特别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受灾严重,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增加较多,导致早稻单产下降。
 
  夏粮丰收和早稻增产奠定了全年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为进一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关报道:国家统计局关于2020年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
 
关键词: 得益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8/19/71589.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