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研究院李娜博士揭示短双歧杆菌M-16V缓解食物过敏新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6    来源:海南医学院    浏览次数:405    评论:0
导读

近日,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研究院李娜博士揭示了短双歧杆菌M-16V(Bb M-16V)缓解食物过敏新机制,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在WILEY 旗下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IF: 5.546)在线发表,题为“Bifidobacterium Breve M-16V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 to Alleviate OVA-induced Food Allergy Through IL-33/ST2 Signal Pathway”。

  食物过敏作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成人和儿童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食物过敏症状反复,且现阶段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阐明食物过敏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缓解和治疗途径,对于食物过敏防治尤为重要。益生菌作为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者和免疫功能的调节者,能有效缓解机体过敏症状。
 
  近日,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研究院李娜博士揭示了短双歧杆菌M-16V(Bb M-16V)缓解食物过敏新机制,研究成果于2020年5月在WILEY 旗下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IF: 5.546)在线发表,题为“Bifidobacterium Breve M-16V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 to Alleviate OVA-induced Food Allergy Through IL-33/ST2 Signal Pathway”。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许春娣教授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热带医学研究院李娜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余熠副主任医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在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的支持下,团队研究发现Bb M-16V明显改善小鼠因卵清蛋白诱导的小肠炎症反应,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明显抑制血清IL- 4和IL - 4 / IFN-γ分泌水平,对IL-5和 IL-13并无显著影响。尽管食物过敏期间给予Bb M-16V对小肠IL-33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但明显阻断IL-33受体ST2的表达,不仅影响全身Th2反应,而且显著降低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在讨论了Bb M-16V的免疫作用后,团队检测了Bb M-16V对过敏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显示,Bb M-16V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组成,并且这些变化与免疫因子表达密切相关。
 
  该研究基于双歧杆菌与食物过敏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建立食物过敏小鼠模型,探讨了Bb M-16V对食物过敏小鼠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过敏原暴露后不同肠道菌群组成在调节T细胞对肠道过敏反应应答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Bb M-16V在食物过敏中的应用提供新依据,为食物过敏的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为有效降低食物过敏的发生率提供新策略。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jcp.29751
 
关键词: 双歧杆菌,过敏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11/26/7792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