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玉米增密种植可提高产量并降低碳排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浏览次数:387    评论:0
导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联合全国24个科研团队,通过多点多年试验,揭示了在当前我国农田过量施用氮肥的背景下,玉米种植密度每增加1.5万株/公顷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区域籽粒产量,同时亦可降低碳排放强度并增加环境氮素回收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资源、保护和再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联合全国24个科研团队,通过多点多年试验,揭示了在当前我国农田过量施用氮肥的背景下,玉米种植密度每增加1.5万株/公顷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区域籽粒产量,同时亦可降低碳排放强度并增加环境氮素回收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资源、保护和再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

  据李少昆研究员介绍,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粮食安全和环境质量保障的重大挑战。农业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尤其是在当前很多地方农田过量施肥的情况下,如何在不影响环境的同时提高玉米的产量是国际上面临的重要挑战。

  研究团队通过多年在全国玉米主产区42个试验点的联合试验和综合分析发现,在不额外增加氮肥投入的条件下,种植密度由每公顷6万株增加到7.5万株,平均可增产5.59%,生命周期评价(LCA)表明该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碳、氮排放强度2.2%-10.2%,明显降低氮盈余。研究还发现,公顷穗数增加是产量增加的关键,增密后收获指数没有变化,生物量增加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如果全国农户采用该技术、同时结合品种替换,玉米年总产量可达2.9亿吨,接近2030年我国玉米总需求量3.15亿吨的水平,同时提高环境中氮素回收利用率。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玉米“藏粮于技”和提质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esconrec.2020.104913
 
关键词: 中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5/28/6576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