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从条形码还原肉菜生产流通全程”仍需时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7    来源:条形码 还原 肉菜 生产 流通 全程 仍需 时日    浏览次数:10    评论:0
       哈尔滨市则推出“肉菜流通服务卡”,进入追溯体系后,猪肉的批发、零售环节,任何交易信息都会写入“服务卡”中上传至追溯平台。
 
       石家庄市则在主城区新建和改造了60个标准化肉菜交易市场。此外,以5个封闭式批发市场为龙头,不管是市内还是外埠的猪肉,如果想在石家庄销售,必须进这些批发市场中的一个,然后再从这里流通到其他自由市场和超市。同时,石家庄所有的肉类经营户也要从这5个批发市场采购,整个流通过程由追溯体系全程监控。
 
       然而,真正实现流通领域的全程监控并非易事。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追溯“很难一通到底,中间会出现很多岔路”。例如养猪的与运猪的、运猪的与卖猪的都不一样,一个环节倒几道手,追溯的难度很大。从上述各试点城市的经验来看,严格对流通领域的管控,尚能追溯猪肉源头,然而对蔬菜的追溯则难上加难,特别是散装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流通环节长、个体经营者多,西红柿、茄子,丢一个、压坏一个,甚至若遇到有经营者中途调换、以次充好的情况,监控难度很大。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严格来说,上述在北京京客隆超市打出的追溯小票,是北京2009年实施的“放心肉”追溯体系,顾名思义,只能对肉类进行追溯。“放心肉”在北京只做了小范围试点,追溯效果不错,因此借鉴对肉类的追溯经验,2010年才开始在全国10个试点城市推行肉菜追溯体系,但与肉类相比,对蔬菜的追溯难度更大。
 
       石家庄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追溯体系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猪肉这一领域,由于蔬菜品种太多,包装太过“细碎”,体系的建立不会像肉类那样快捷。未来市政府将把粮油、果品、水产品和酒纳入追踪体系,但需逐步推进。
 
       生产监控:商务部将和农业部对接
 
       与流通环节相比,对生产环节的安全追溯,更是难上加难。
 
       凌晨零点,位于宁波鄞州区的方兴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场内灯火通明,这时正是每天的屠宰高峰期。
 
       从2012年底开始,方兴屠宰场开始严格“凭卡交易”,在屠宰场的检验点,每一辆生猪养殖户开来的货车进入时,都要刷一下IC卡,记录进场生猪的检疫证号、屠宰企业。与此同时,在屠宰场的另一端交易区,猪肉批发商挑选好猪肉后,也要刷一下IC卡才能付款出场,记录交易的重量、价格、批发商,而全部这些信息,都会上传至追溯体系的数据平台。
 
       “有了这样的追溯体系,一旦有猪肉出现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份‘档案’查出问题根源。”霍建国表示,追溯体系有利于厘清责任,可以倒逼屠宰企业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在根源上保障肉类的生产质量,进而保障食品安全。
 
       2013年5月,江苏等地掺假羊肉曝光,各地批发市场陆续爆出用鸭肉、鹅肉、狐狸肉冒充羊肉的事件。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守伟表示,用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皮毛动物肉冒充其他肉种,存在致病、重金属污染等潜在风险,会对食品安全造成较大危害。而建立对养殖户、屠宰场的追溯体系,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食品安全隐患。
 
       据了解,追溯体系虽然对监管肉类生产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并不能追溯到肉类食品生产的全过程,例如养殖户在将生猪卖给方兴屠宰场的过程中,养殖户刷一下IC卡,电脑上就会记录这批生猪的重量、屠宰企业名称、检疫证号等内容,但对饲料、饲养环境、疾病情况等生猪饲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很难追踪。
 
       上述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综合全国各试点城市的普遍情况而言,目前肉类追溯体系最远从屠宰场开始,蔬菜追溯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源头控制点。对肉类进入屠宰场之前的监管,主要采取的是盯住产地检疫证的方式,通过产地检疫证上的编码,大致能够确定肉类的生产地区,可以具体到市、县一级。
 
       据了解,2013年底,商务部与农业部完成了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责移交工作,自此商务部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因此目前商务部推行的追溯体系中并不包括对生猪屠宰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而是主要执行追溯功能,对于上游养殖户养殖、饲料使用的监督管理,也主要由农业部负责。
 
       上述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肉类从屠宰场、蔬菜从批发市场以后的流通环节信息链条,是商务部肉菜追溯体系可以掌握的,对于生产源头的信息获得,商务部将积极推动与农业部搞对接,对接完成后,从源头的种植养殖到整个流通过程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实现全程可追溯。
22-39-32-53-1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404/07/214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